发改委: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回升!牧原股份拟以1亿元设立子公司, 持续布局生猪屠宰业务
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回升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生猪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特别是近期天气高温炎热、猪肉市场消费偏弱,生猪价格小幅下降,最近一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形势,主要应当从供需关系角度全面认识。从供给看,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从需求看,夏季过后天气逐步转凉,加上高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陆续来临,根据往年情况,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针对生猪价格过低的情况,继一季度开展年内第一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之后,近期,发改委又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共同“托市”。
下一步,发改委将继续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和价格动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调节,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牧原股份拟以1亿元设立子公司持续布局生猪屠宰业务
7月18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拟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拟定注册资本1亿元,拟定公司名为繁峙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
牧原股份表示,该子公司的设立综合考虑了公司业务布局的完善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和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屠宰业务是牧原股份全产业链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公开资料显示,牧原股份发力进入生猪屠宰行业始于2019年,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实际运营屠宰业务。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已在全国设立25家屠宰子公司,所有屠宰生猪均来源于公司自有养殖场,屠宰、肉食业务已在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设立60余个服务站,已服务农批经销商、连锁商超、连锁餐饮、食品加工企业、新零售企业客户累计达13000余家。
据牧原股份此前披露的调研报告,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共投产10家屠宰厂,在建4家屠宰厂,已投产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公司2022年共计屠宰生猪736.2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75.7万吨。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147.18亿元,同比增长171.66%。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屠宰生猪552.2万头,全年屠宰量预计超过1200万头。
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屠宰肉食板块亏损3亿元至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1亿元左右,而2022年全年亏损8亿元左右。目前,牧原股份屠宰业务产能利用率在40%左右,已接近其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5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行业“运猪”向“运肉”政策的转变,进一步围绕公司生猪养殖主产区配套建设屠宰产能。同时,复制推广公司成熟屠宰场生产运营经验,通过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已投产优质屠宰产能释放。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拓展下游销售客户,提高产品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客户带来优质的猪肉食品和良好的业务合作体验。公司将通过扩宽销售渠道、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努力实现屠宰板块2023年全年的扭亏目标。
公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曹炎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屠宰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受开工率和销售渠道影响,开工率决定屠宰的成本,销售渠道决定毛利和净利。鉴于牧原股份布局屠宰业务较晚,目前公司该业务尚未实现盈利,原因主要是产能利用率偏低和销售渠道建设不完善。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销售团队及渠道建设日益完善,该公司屠宰业务的盈利前景较为明确。”
不过,在中国投融资网养殖行业分析师张龙宇看来,相较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展带来的提振,目前屠宰行业供大于求的市场行情可能会对牧原股份屠宰板块2023年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压力。
“首先从供应方面看,目前在总体需求相对平稳情况下,国内屠宰产能增幅明显,且近两年养殖企业进入屠宰行业现象较为普遍,而现有屠宰企业由于前期进入成本过高,且操作灵活,因此不会轻易退出,产能去化缓慢;需求方面,终端消费增长乏力,叠加节假日和周末效应减弱,猪肉需求增速缓慢,此外,目前牛羊鸡肉价格持续下行,对猪肉也有起到了一定替代作用,屠宰行业供大于求明显。”张龙宇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