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近期猪价虽有所反弹,但供应仍相对宽松!
近日,农业农村部分别召开生猪生产部门协调会议和生猪养殖企业座谈会,会议认为,生猪生产于二季度全面恢复,但6月份后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生猪价格低迷,养殖陷入亏损。近期猪价虽有所反弹,但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在于适度去产能,防止长时间亏损造成后期产能过度下降,引发生产大起大落。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用地、环保、贷款和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注重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冬季非洲猪瘟、仔猪腹泻等动物疫病防控,坚持生猪屠宰环节“两项制度”,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有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落实政策措施,稳定行业预期。参会企业表示,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积极配合落实产能调控措施,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小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当前生猪供应形势怎样?养猪行业盈亏情况如何?猪价向上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
“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目前我国生猪产能继续惯性增加,猪肉供给仍然充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1.9%、40.2%和43.1%,预计全年猪肉产量在5400万吨以上。猪肉进口方面,四季度预计月进口量维持在20万吨上下,全年猪肉进口或在370万吨左右。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同比增长16.7%。1月至10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累计达2.09亿头,同比增长66.4%。仅10月份就屠宰了3023万头,同比增长111%。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告诉记者,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月至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朱增勇表示,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已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每一轮周期都长达数年,目前谈上升周期为时尚早。
朱增勇估计从今年四季度一直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猪价总体处于低位,后期或有明显回落风险。从短期看,国庆后猪价明显反弹主要支撑来自于大猪存栏比重明显下降和消费提振。2022年春节过后,消费季节性下降,猪价或将再次明显下跌。按以往周期的经验,市场低点会比成本线低20%至30%,如果行业成本下降到15元/公斤左右,那么市场低点可能会在11元/公斤至12元/公斤。
为降低后期的市场风险,保护养殖户利益,保障生猪产能平稳调整,朱增勇建议养殖户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优化能繁母猪结构,适当降低存栏规模,趁低价选购高繁后备种猪,优化母猪的胎龄结构,提升能繁猪效率,保障高效母猪产能,顺势出栏肥猪,避免压栏和投机二次育肥;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三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流动资金管理。
来源:农业农村部、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