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5号病防治方案的探讨分享
猪5号病防治方案的探讨分享
猪口蹄疫是近几年冬季的常见病,因为难防控而且康复缓慢,又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所以令我们的用户非常头疼。
我们都知道防治口蹄疫要从防疫入手,近年来口蹄疫的防控和诊疗发生了一些变化,正确防疫能减少口蹄疫的发生,正确治疗能加快口蹄疫的康复速度。
猪5号病防治方案的探讨分享
那么,如何更好的防治口蹄疫疫病呢?
一、首先让我们来加深一下对口蹄疫的认识
1、口蹄疫又称五号病,属人畜共患的、国家划定的“一类传染病”之一;2、五号病的传播速度很快,天气越寒冷,传播的速度越快;3、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传染所有猪群,病毒可以通过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一起排放到外面的环境引起感染,而且感染猪带毒、排毒时间长,容易造成猪场长期带毒、反复发病;4、感染迅速,经常晚上吃料吃的正常,第二天早上就有个别或很多猪站不起来,浑身颤抖,站立或害怕时尖叫,进而口、鼻和蹄部有水泡;5、大部分会出现发烧,有些没有水泡,也会出现溃疡;6、哺乳仔猪会因为吸允带毒母猪的乳汁而突然死亡,没有任何症状,仔猪解剖会发现心脏肿大;7、保育仔猪出现五号病疫情,经常会出现死亡率较高的情况;育肥猪随着日龄的增长,出现的死亡率会降低;8、五号病的诊断,一般不需要通过解剖;临床的症状非常容易鉴别;出现死亡的猪大部分是由于发生心肌炎而死亡的;9、解剖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心包膜有零散性的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斑点或虎斑状的条纹。
二、五号病一般不需要通过注射治疗,存活率也比较高,但不采取措施会延长猪的康复时间,错失最佳的出栏时间。
三、五号病的预防
1、五号病必须预防为主;
2、季节防疫建议从8月底开始,防疫口蹄疫疫苗,间隔四周加强防疫第二次,12月底进行第三次防疫;
3、仔猪建议4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间隔四周加强防疫一次;要过冬的猪间隔三个月进行第三次防疫;
4、母猪防疫要避开怀孕30天之内和预产期还有20天的猪;
5、疫苗选择:根据目前的防控情况看,推荐选择三价苗,即:O型,A型,和亚洲一型三价苗,最新研究表明:A型毒株虽然没有在中国猪场检测出来,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试验证明:A型毒株对O型毒株产生抗体的稳定性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五号病的治疗方案
虽然猪得了口蹄疫没有迅速的治疗方案,但采取适当的方案处理会加快康复并减少传染,减少损失。
1、疫病流行期提高猪舍温度、降低猪舍湿度并重视消毒,会降低猪场的发病风险;
2、猪场出现五号病时,提高猪舍温度并给应激反应小的病患猪注射黄芪多糖和头孢,能缓解临床症状,防止继发感染,促进疫病康复,每天一次,连续2—3天,注射治疗时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不能用快速退烧药如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二是注射时要轻柔,避免强应激造成的心脏负担过重,发生猝死;
3、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注射黄芪多糖,能减少疫病流行期口蹄疫疫病发生风险,每头仔猪0.5—1ml,每天一次,连续2天;
3、发病猪群有采食量后饲料中要添加阿莫西林和卡巴匹林钙及黄连解毒散或扶正解毒散等抗病毒中药,预防继发感染;
4、使用优质多维饮水或拌料会促进伤口愈合及病情恢复;
5、已经发生蹄壳发炎的猪,用络合碘或白醋喷雾蹄部并垫草、垫土,能减少蹄壳脱落,促进恢复;
6、猪场出现五号病疫情后,未感染猪群不建议再防疫口蹄疫疫苗,以免出现免疫空档,诱发疫病加剧;
7、发生五号病疫情较早的猪场,建议在康复后30天,再次防疫口蹄疫疫苗,防止春节后疫病复发。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症状,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 保育猪关节肿大与慢性跛行,怎么办?治疗妙招大揭秘
- 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 一、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涕、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少见甚至不见反刍,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 二、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拱背,头常弯至腹部,腹部迅速膨大,左边尤为显著,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 三、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腹部膨大。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四、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形成痂皮。 五、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左右、每分钟呼吸60~110次、脉搏100~120次、喜欢卧着、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到发病后期,病牛皮肤缺乏弹性、眼球下陷,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 六、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病因复杂,随着病程的进展,引发肺炎,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身体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治疗,肺泡被纤维化,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即使治好了,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引起大量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特别是“落群”的牛犊,要单独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牛。 七、牛拉稀 1、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 2、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3、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 一、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 二、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及时、科学接种疫苗; 三、要保持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 生长猪慢性消瘦性疾病:从病因到防控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 过剂量免疫是否更有效?
- 母猪、正常怀孕、流产、及保胎
- 猪场不同时期猪只的保健方案
- 春季多发猪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副猪嗜血杆菌病
- 猪场如何做好仔猪副伤寒防控?
- 养猪最怕猪生病,如何减少猪场疫病的发生?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