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诊断猪圆环病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猪圆环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2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但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6至12周龄最为多见,呈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肺炎、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但以PMWS最为常见,常与细小病毒、蓝耳病、猪瘟、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正确诊断该病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临床表现:6至12周龄仔猪最为多见,病猪出现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行动迟缓、黄疸等特征,有的猪有腹泻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饲养条件、暴发的阶段不同致死率可达10%至30%。
病理变化:患猪消瘦、皮肤苍白,有时有黄疸、淋巴结异常肿胀,切面为均匀的白色(无出血);肺脏肿胀,坚硬似橡皮样;肾脏肿胀、发黄,被膜下有坏死灶,如有条件可进行病理组学检查。
病原检测:最可靠的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或淋巴结组织中PCV-2抗原,其次可采用PCR方法检测PCV-2。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7首猪病谣,不仅好记还实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 冬季来临,疫苗回温必须知道的4件事!
- 养猪最怕猪生病,如何减少猪场疫病的发生?
- 鸡腺胃炎的防治
- 猪饲料中毒或药物中毒的解决办法
- 小猪脱水怎么办?脱水小猪怎么治疗?
- 水肿病是由喂配合饲料而引起?如何科学预防水肿病?
- 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 一、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涕、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少见甚至不见反刍,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 二、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拱背,头常弯至腹部,腹部迅速膨大,左边尤为显著,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 三、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腹部膨大。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四、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形成痂皮。 五、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左右、每分钟呼吸60~110次、脉搏100~120次、喜欢卧着、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到发病后期,病牛皮肤缺乏弹性、眼球下陷,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 六、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病因复杂,随着病程的进展,引发肺炎,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身体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治疗,肺泡被纤维化,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即使治好了,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引起大量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特别是“落群”的牛犊,要单独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牛。 七、牛拉稀 1、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 2、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3、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 一、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 二、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及时、科学接种疫苗; 三、要保持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 猪为什么会发生感冒?猪感冒该如何治疗?
- 新生仔猪容易腹泻是体质不好吗?仔猪为什么容易腹泻呢?
- 夏季牛采食量降低该怎么办?
关注我们
